36周之后胎儿已经非常接近出生,其身体各项功能都已经比较成熟,但此时也是出现问题风险最高的时间段,比如胎位异常、胎儿窘迫、胎盘功能不良等,如果不进行胎心监护,就难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因此,为了保障胎儿的安全,36周之后的胎心监护显得尤为必要。
目前,对于36周之后的孕妇,医生一般会建议每周监护一次胎心,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在监护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胎心图来了解胎儿的心脏情况,判断胎儿是否缺氧等。如果胎心图显示胎儿可能存在问题,医生会进一步进行全面的检查,以确保胎儿的安全。
对于孕妇的某些情况,医生可能需要调整胎心监护的时间间隔,比如以下情况:
(1)孕妇有胎儿高血压症的家族史;
(2)孕妇怀的是双胞胎,三胞胎等多胎妊娠;
(3)孕妇年龄大于35岁;
(4)孕妇身体状况较为特殊,如存在心脏、糖尿病等等;
在这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每天或每隔几天进行胎心监护,以尽可能保证胎儿的安全。
胎心监护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外部监护,另一种是内部监护。
(1)外部监护:通过将一个称为胎心监护仪的设备放在孕妇的腹部,可以监测胎儿的心跳情况。这种方式无痛并且风险很小,但有些情况下可能会监测不到胎儿的心跳,或者监测到的胎心信号质量不好。
(2)内部监护:通过在孕妇宫颈内或胎膜上安装监护装置,可以更加精确地监测胎儿的心率和宫缩情况。但这种方式需要在医院进行手术,需要医生进行操作,并且风险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