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说不要吃得太频繁,可是具体应该隔多久吃一次才合适呢?首先来看不同类型的食物,比如说主食和零食。主食包括米饭、面条、面包等,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我们每隔不到两个小时就吃一次主食,就会不利于身体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建议每次主食进食时间要隔3-4个小时。而零食则是含糖量高、脂肪量高的食物,如果频繁食用,容易引起体重上升和血糖波动,因此,最好每天不要吃超过2-3次,每次间隔时间要大于2小时。
不同年龄的身体状况和代谢速度不同,所以需要合理地控制饮食时间。小孩子在生长发育期,餐饮要分多次,每天至少吃4-5次,餐与餐之间时间间隔最好在3-4小时。而对于中老年人,代谢较慢,肠胃蠕动减缓,应该减少进食次数,每隔4个小时左右吃一顿,以避免肠胃负担过重,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饮食的时间和种类还要根据当天参加的不同运动方式来做出适当调整。如果是比较剧烈的运动,如举重、慢跑、游泳等,建议在运动前2-3小时进食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补充能量;运动中,可根据个人口感和肠胃负担程度适量补充水分和含盐量较高的饮料;运动后,30分钟内应进食易消化的高蛋白、高饱腹感的食物,如牛奶、蛋白粉、坚果、鸡胸肉等。而针对瑜伽、普拉提等休闲性运动,则应该避免进食过多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以免身体压力过大,影响身体健康。
除了年龄和运动方式外,不同人群的健康状况也需要考虑进食间隔时间。比如说,患有胃病和肝病的人,胃肠蠕动减弱,进食次数应减少,每次进食量尽量少,时间间隔宜为5-6个小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则要控制进餐频次和时间间隔,可以减少进食次数,每次进食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保持3-4小时的餐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