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是女性的生理现象之一,是子宫内膜定期脱落的结果,也是女性正常生育能力的表现。月经周期一般为28-35天,即从上一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算起,到下一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为一个月经周期。
正常情况下,每个月经周期的持续时间为3-7天,每日出血量为20-80ml。
月经周期长短与女性的生理状态、环境、遗传等因素都有关系:
(1)年龄:到达青春期后,月经周期一般为21-45天,近40岁以后,由于卵巢功能下降,月经周期容易紊乱。
(2)体重:体重严重不足或超重的女性月经周期都可能受影响。
(3)情绪: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大,可影响月经周期。
(4)疾病:某些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也会影响月经周期。
月经周期是有一定变异幅度的,一般来说,28-35天内出现一次正常。如果周期在21天至28天内,或超过35天,都属于生理变异,不需过于担心。
但如果周期间隔时间过短或过长,伴随体温波动、经血过多过少、经量颜色发生变异,应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是否存在内分泌紊乱、卵巢肿瘤等问题。
(1)饮食调理:要保证食品卫生,多吃维生素和钙、铁等营养物质丰富的食物,少吃辛辣和过于寒凉的食品。
(2)作息调理:保证充足的休息,每日的睡眠时间不能少于6小时。
(3)运动调理:适当的运动可增加身体的免疫力和代谢水平,有助于月经周期的调理。
(4)心理调理: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理平衡,可有效缓解经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