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测量前,我们需要了解各种食品的消化时间。因为不同的食物经过不同的消化和代谢后,会影响血糖水平。所以必须等待一段时间,让食物被消化和吸收,才能进行准确的血糖检测。
根据临床经验,吃完餐后应该等待2小时左右,血糖水平才能达到峰值。因此,在进餐后2小时左右进行血糖检测,可以获得相对准确的血糖数值。
如果过早或过晚检测血糖,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如果过早检测血糖,血糖水平可能还没有达到峰值,此时检测结果会偏低或不准确。如果过晚检测血糖,血糖水平可能已经下降,此时检测结果会偏高或不准确。所以建议在进餐后等待2小时左右,进行血糖检测比较准确。
吃糖种类也会影响血糖测量结果。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如蔗糖、葡萄糖、果糖等,消化吸收速度较快,进食后半小时内就开始影响血糖水平了。
相反,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麦、谷类等,消化吸收速度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影响血糖水平。
血糖检测方法也会影响检测结果。根据不同的血糖检测方法,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也不一样。目前,最常用的血糖检测方法是指尖采血法和抽血法。
指尖采血法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比较灵敏,可以在进餐后半个小时进行检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指尖采血法与餐后2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NOGTT)的检测结果存在误差,具体表现为过高或过低。
而抽血法与餐后2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NOGTT)相当,可以得到最准确的测量结果,但需要特别的实验室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