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致命性疾病,可引起免疫系统受损和机体各系统功能障碍。目前认为,艾滋病是一种性传播和血液传播疾病,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性行为、血液和血制品、妊娠、分娩和乳汁。
急性艾滋病通常在感染病毒后的几周到几个月内发作,大多数人会出现流感症状,包括高烧、头痛、喉咙痛、淋巴结肿胀、皮疹等。这些症状通常会在几周内消失,但有些人可能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因此未必能准确诊断急性艾滋病。在急性期后,病毒会进入慢性期,此时大多数人不会有任何症状,这就是所谓的“潜伏期”。
艾滋病的病程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慢性期和艾滋病晚期。急性期通常持续1-4周,患者感觉症状严重,但这段时间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减轻症状。慢性期通常持续数年到十年不等,此期间,病毒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逐渐加重,病人的免疫力逐渐下降,疾病相关的一些症状可能会出现,例如发烧、持续性腹泻等。艾滋病晚期是病情最为严重的阶段,病人的免疫系统已经严重受损,机体很容易被其他疾病感染,严重的肺炎、结核病、恶性肿瘤等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艾滋病的死亡时间因病情而异,大多数人在艾滋病晚期死亡。截至目前,尽管有抗病毒疗法,但艾滋病仍然是无法治愈的,疾病晚期患者的寿命通常只有数月到数年不等。病人的生命长度还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例如病毒感染时间、年龄、病人的自身免疫状态、治疗是否及时等等。早期确诊和及时治疗是延长艾滋病患者寿命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