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氯化碳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不易燃、不易爆,但是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那么,四氯化碳吸入多久算中毒呢?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四氯化碳吸入后,毒性会很快传播到人体各个部位,严重时会出现以下症状:头痛、眩晕、呕吐、恶心、视力模糊、呼吸困难、心悸、昏厥等。如果吸入大量四氯化碳,可以导致昏迷、抽搐甚至死亡。因此,四氯化碳的吸入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氯化碳中毒的时间和剂量是有直接关系的。一般来说,人体每天能承受的四氯化碳剂量最高为4毫克/立方米。当剂量达到10毫克/立方米时,就会导致中毒症状。而且,四氯化碳在人体内逗留时间较短,中毒症状会很快出现,时间约为1 ~ 3个小时左右。
在平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预防四氯化碳中毒的发生:
1. 提高对四氯化碳的认识,防止意外接触;
2. 在工作场所应戴上防护用品,如防毒面罩、手套、防护服等;
3. 保证通风良好,避免吸入浓度过高的四氯化碳;
4. 工作时避免在空气不流通的区域、密闭设备等地方操作。
如果不慎吸入了四氯化碳,应立即停止接触,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休息,并呼叫专业医疗人员进行救治。在等待医疗救援的过程中,应将受害人垂直摆放,并保持通畅的呼吸道。如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等抢救措施,争取抢救时间。
四氯化碳的吸入肯定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特别是当浓度非常高的时候。因此,做好预防工作、保持安全距离,切勿轻视四氯化碳的危害,确保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