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当身体从卧位、坐位到站立时,血压出现明显的下降,出现头晕、眼花、心慌、乏力等症状的一种现象。体位性低血压可以是多发性系统萎缩、神经病变、药物作用等多种原因所致。
体位性低血压本身并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但是它可能会引起其他并发症的出现,如意外跌倒、癫痫发作、心脏病发作等。除了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外,药物治疗是否及时、有效也是影响体位性低血压预后的重要因素。
对于轻度的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可以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措施来缓解症状。如避免突然从卧位、坐位起立,站立时可以慢慢起身并保持姿势稳定,避免身体过于疲劳、饥饿或饮酒等。如果症状较为明显,可以运用一些药物治疗,如真皮素、米多君等。
对于体位性低血压患者,预防与治疗同样重要。首先应该尽量避免引起这一现象的药物,如降压药、抗抑郁药等,必要时可以咨询医生调整药物方案。其次,患者应该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生活,避免过度疲劳和过度饥饿。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等,对于改善体位性低血压也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