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是指心脏室性肌肉细胞的冲动生成和传导异常,导致心室频发快速而规律或不规律的心律失常。那么,患有室性心动过速的人一般能活多久呢?以下是几个方面的阐述:
室性心动过速病因复杂多样,如缺血性心脏病等。对于原发病的及时治疗是关键。对于符合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征的VT,若无基础病情及相关组织损害可选用口服或者静脉输注药物进行控制。因此,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量身定制,定期复查和调整用药和治疗措施,并定期随访。
室性心动过速的类型和频率决定了预后。VT的频率越快,心室舒张压随之降低,冠脉灌注明显降低,甚至会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特别是心室颤动,即VT的最高级别,多数患者在不及时抢救的情况下,均可导致心脏骤停。相反,VT频率较慢对心脏影响相对较小。因此,VT类型和频率是决定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
病情的发展和患者年龄也是影响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寿命的重要因素。病情的发展越严重,患者的预后越不良。对于病情比较轻微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进行控制,预后通常比较良好。而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已经出现了心肌梗死或者心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预后较差。同时,患者的年龄越高,对于病情的承受能力也越弱,预后也相对较差。
平时的生活方式和适当的预防措施比较重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少吃高脂肪、高盐、高热量等食品,增加身体锻炼等,能改善心脏功能,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此外,V型心动过快治疗应坚持长期使用药物来控制频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激发VT的危险因素,如忌用利尿剂,心衰患者应密切关注每天体重、水分摄入量,控制水、钠的摄入量,生活中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等。这些都是能够有效减少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