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脑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发于幼儿园、托儿所等人群聚集地。手足口脑病病原体主要为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广泛流行于全球,尤以亚洲地区为多,我国每年也会有一定的发病率。相信家长们都非常关注预防此病的方法,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手足口脑病过多久可以打预防针。
手足口脑病预防针,又称手足口疫苗,是通过注射人工合成的病毒蛋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提高机体对手足口脑病的免疫力,从而预防手足口脑病的一种预防措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手足口脑病预防针接种适宜时间为6个月至5周岁的儿童。接种剂次为2剂,间隔时间不少于1个月,第一剂一般在6个月龄之后接种,第二剂在第一剂后1-6个月接种,接种后1-2周即可产生免疫保护作用。
手足口脑病预防针主要是为未感染者提供免疫保护,因此对于已经患过手足口脑病的患者来说,预防针接种意义不大,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接种。如果确诊感染的时间比较长,建议在痊愈后1-2周再接种预防针,以避免影响免疫效果。
手足口脑病一般在春秋季节比较高发,如果在高发期进行预防针接种,对于提高机体免疫力是有积极作用的。不过,对于已经感染了手足口脑病的人群来说,预防针的接种并不能使其痊愈,所以应当及早就诊治疗,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在高发期易感染该病毒。
总之,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手足口脑病预防针接种,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手足口脑病的措施。但同时要注意,预防针不能替代日常预防措施,如勤洗手、饮食卫生等。相信通过我们的介绍,大家已经对手足口脑病预防针的相关知识了解更加全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