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疗是利用介入治疗手段,经动脉注射口径小的化疗药物、靶向药物、放射性核素或栓塞剂,直接作用于肿瘤,降低药物浓度,保护正常组织,减轻化疗副作用,同时达到阻断肿瘤血管和减小肿瘤体积的目的。
肝癌介入治疗后,由于治疗对肿瘤的杀灭作用,甲胎蛋白(AFP)血清水平通常会下降。国内外对于介入治疗后多久测AFP的时间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一般建议在术后4周、8周、12周及随访时测定。根据病情需要,医生还会在其他时间点进行检测。
AFP是一种甲状腺球蛋白,是肝胚胎期肝细胞几乎唯一表达的蛋白质,临床常用作肝癌的生物标志物,也是肝癌治疗及转移监测的重要指标。因此,介入治疗后多久测AFP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判断肿瘤复发或者转移的风险。
介入治疗后多久测AFP需要患者合理安排时间,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测。同时,由于测定AFP单一指标作为判断肝癌的唯一手段存在偏差,在临床应用时还需要结合多个检测指标,如肝功能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等,并在多次检测结果的基础上做出最终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