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患者在咳嗽、说话、打喷嚏时,会释放大量结核分枝杆菌,进入空气中。同时,结核分枝杆菌非常坚强,可以在干燥、温度不高的环境中存活数月,所以很容易造成传染。此外,肺结核的潜伏期一般为几个月至两年,这也增加了肺结核的传染风险。
治疗肺结核的标准药物疗程为6-9个月,但视患者情况而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初治肺结核的疗程应为2个月的四种药物联合治疗,通常为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再继续使用异烟肼和利福平至少4个月。对于耐药肺结核的治疗,要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疗程和药物配方。
肺结核治疗中的首要目标是治愈患者,同时防止其传染给他人。在服药疗程中,患者会逐渐减少病原菌的数量,同时,药物会改善炎症反应和呼吸系统的受损情况,减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传染风险。根据相关研究,患者服用2-3个月左右的药物疗程后,肺结核的传染风险就大大降低,但并未完全消除。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合,以避免传染他人。
肺结核疗程完成后,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但仍需要进行随访观察。由于疗程过程中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一些细菌可能会休眠在人体内,隐匿多年,复发时仍会产生传染风险。建议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继续关注身体状况,定期进行复查,以及避免与有免疫系统问题的人接触,以降低传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