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的,比如摔伤、擦伤、扭伤等等。大多数人在外伤后第一时间会选择用药进行处理,但是处理完外伤后冰敷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那么,外伤上药后多久进行冰敷最合适呢?
立即冰敷是指在受伤后30分钟内进行冰敷,这是最合适的时间。通过立即冰敷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同时也能减少血肿的形成。对于扭伤、擦伤等轻微外伤,立即冰敷后就可以缓解部分症状。同时,冰敷时间也不需要太长,一般10-15分钟即可。
如果外伤已经进行了药物治疗,比如止痛药等,也可以进行冰敷。但是要注意,建议停药后等待1-2小时后再进行冰敷。因为止痛药会影响神经系统感知疼痛的能力,如果在药物作用下进行冰敷,容易导致低温刺激过大而影响正常组织的康复。
冰敷时间也需要控制好,一般来说每次冰敷10-15分钟就足够了。如果时间过长的话,会导致局部温度过低,从而引发一些身体不适。如果长时间的低温刺激导致血液不流畅,反而会加重受伤部位的损伤。所以,一定要掌握好冰敷时间,避免过度冰敷损伤身体。
冰敷只是外伤处理的一个环节,对于受伤的组织来说,并不是说冰敷完成就万事大吉了。合理的后续护理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按摩、局部理疗、休息等等都是有益的。如果只是简单的外敷一下药膏、冰敷一下,既不能很好地缓解症状,也不能防止局部组织愈合不好,还有可能引申出其他问题。
外伤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药物治疗固然管用,但是冰敷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冰敷时间的正确掌握、方法的合理运用,以及后续护理是缓解外伤症状、加速愈合的关键。如果能够将这些掌握好,就可对外伤症状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