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诺林是一种非处方药,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它通过抑制体内的前列腺素合成来达到镇痛、退烧和消炎的作用。对于普通的感冒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泰诺林是有效的缓解药物。
但是,泰诺林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降温,通常是将体温降低1至2度,而且只是暂时的缓解症状,并不能治愈疾病。
根据临床研究,泰诺林口服后大约在30至60分钟内开始生效。所以说,如果已经服用泰诺林,那么它一般会在1小时左右显著降低体温。
需要注意的是,泰诺林并不是立竿见影的神奇药物,它需要在体内逐渐发挥作用。所以,如果服用后半小时内没有出现退烧的迹象,可以再等待一段时间,不要过早地再次服用药物。
在使用泰诺林时,一定要注意用量控制。泰诺林的剂量跟年龄和体重有关,一般来说成人每次口服500毫克,每天不超过3次。而儿童的剂量要根据体重和年龄确定,不应超出医生的推荐用量。 另外,由于泰诺林能引起肝损伤,所以不要超过剂量,不要长期服用,且不要与其他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一起服用。
此外如果身体出现呕吐、腹痛、黄疸等症状,则需要尽快就医。
泰诺林并不适合所有人使用,以下人群尤其需要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
1、有肝肾疾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
2、哺乳期妇女或怀孕的妇女;
3、哮喘患者,尤其是对阿司匹林和非甾体抗炎药物过敏的人;
4、过敏体质和哮喘患者;
5、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的人,如抗凝药、利尿剂、抗癫痫药等。
总的来说,泰诺林这种非处方药并不适合所有人群,有需要的人要依照医生的建议用药,不要随意自行调节用量和用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