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当血糖控制不良时,会导致肾脏受损,出现蛋白尿。
微量尿蛋白是指尿液中每分钟排泄出的蛋白质量小于30毫克,通常使用尿常规检查来发现蛋白尿。
糖尿病是导致微量尿蛋白出现的最常见原因之一。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小球过滤功能,使尿中的蛋白质排出增多,出现微量蛋白尿的症状。若长期未得到控制,可导致肾功能逐渐恶化。
微量尿蛋白出现后,达到一定程度的肾脏损伤是不可逆转的。预后通常与糖尿病的控制良好程度及病程长短有关。若糖尿病能够得到控制,在肾损害早期发现并积极干预,可大大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延长患者寿命。
预防糖尿病肾病的最好方法是加强糖尿病的控制。要保证血糖水平稳定,积极减少危险因素,包括戒烟、限制饮酒、控制高血压,而且不可忽略的是,定期检查肾功能,进行早期诊断。此外,饮食控制也是必须的。建议选择低脂、低钠、高纤维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