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脑膜炎是指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性疾病,是结核病的一种严重后果。
结核脑膜炎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发热、抽搐等,若不及时诊治,会导致严重后果,如脑膜炎性并发症、脑组织受损以及死亡等。
结核脑膜炎必须经过抗结核治疗,包括使用多种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案为岗利菌素、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药物联合治疗,疗程一般持续6个月至2年不等。
药物治疗的时间与程度取决于患者的个体情况以及结核脑膜炎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期间需要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视力和听力等检查项目。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按时服药,不能中断治疗,否则会影响疗效并导致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2、避免饮酒或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麻辣火锅等,以免患者的肝脏负担过重。
3、药物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肝功、眼科及听力等方面的检查以及血常规、血清电解质、血糖等检查。
在治疗期结束后,患者需要继续进行随访,以便及时发现有无复发病情。通常随访期为2-5年不等,治疗后的2-3个月需要每月随访1次,3-6个月间每季度随访1次,之后每年随访1次。
患者需要注意避免感冒、流感等疾病的感染,保持清洁卫生,作息规律,避免大剂量服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