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是含有胚胎的妊娠在胚胎不能存活时人为地干预使胚胎停止发育并排出体外的过程。对于不少女性来说,流产是一种常见的生育终止方式。但是,如果流产不当,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急性盆腔炎。那么,流产多久会引起急性盆腔炎呢?
急性盆腔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妇科疾病。细菌可以通过阴道、子宫口、输卵管等途径进入盆腔引起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会迅速蔓延,引起盆腔组织破坏,进而导致盆腔器官粘连、不孕等严重后果。
不是所有流产都会导致急性盆腔炎,但是如果下列情况之一出现,容易引起急性盆腔炎:
1. 手术流产后
手术流产后,由于宫颈口和子宫腔口被开放,细菌很容易进入子宫,引起子宫内膜炎。再加上手术缝合不当、卫生条件差等因素,容易发生感染,从而引起急性盆腔炎。通常来说,手术流产后1周左右易发生急性盆腔炎。
2. 自然流产后
自然流产虽然没有手术创口,但是由于子宫收缩会导致宫颈口开放,容易引起产褥感染,特别是自然流产后未及时清宫、导致残留物等,更容易诱发急性盆腔炎。一般来说,自然流产后3-5天开始易发生急性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的症状多种多样,具体表现如下:
1. 下腹部疼痛
急性盆腔炎患者多数有下腹部疼痛,这是因为炎症破坏了盆腔组织,引起疼痛。
2. 分泌物增多
急性盆腔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增多,黏稠度较大,有异味,甚至有脓性分泌物。
3. 发热
急性盆腔炎患者因炎症反应而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
流产后如出现严重腹痛、高烧、大出血或体温持续升高,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建议女性如需终止妊娠,应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手术流产,术后要遵医嘱,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性行为,否则易再次感染。治疗急性盆腔炎应及时、彻底,采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必要时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