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血凝常规多久出 血凝常规检查什么时候出结果?

1、血凝常规的含义

血凝常规是指一项检查血液凝固时间的常规性检查,可以检测出凝血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凝血异常的情况。这项检查通常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两个子项。PT检测血液的凝血因子I、II、V、VII、X、以及血红蛋白原的凝血时间;APTT则检测血液的凝血因子II、V、VIII、IX、X、XI、XII、以及纤维蛋白原的凝血时间。

2、血凝常规的目的

血凝常规常常被用于检测各种影响凝血功能的疾病、药物和外界环境因素。例如,肝脏疾病、维生素K缺乏、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数量不足、抗凝剂和抗血小板药物等都可以影响凝血功能,而血凝常规则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具体的问题在何处。通过对凝血因子和凝血酶原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病人是否存在凝血异常疾病,例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肝脏疾病、慢性肾病等。此外,血凝常规还可以用于预测病人接受心脏手术后可能出现的血凝问题,为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3、血凝常规多久出结果

血凝常规检查通常需要进行样本采集和实验室分析,因此出结果的时间通常为1~2个工作日。在此期间病人可以正常饮食,但是需要避免饮酒、应避免服用任何药物、补剂等会影响血凝常规检查的处理。结果出来后,医生会将结果与正常值对比,根据检查结果为病人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4、血凝常规的注意事项

血凝常规虽然是一项常规的检查手段,但是在进行前还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检查前需要空腹 8-12 小时,因此最好在早上进行检查;

2. 检查前需要避免暴饮暴食和高脂饮食;

3. 检查前需要避免饮酒,应避免服用任何药物、补剂等会影响血凝常规检查的处理;

4. 对于孕妇、老年人、小孩等人群,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

5. 如果检查结果非常异常,则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来确定具体的疾病类型。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