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婴儿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能进入规律的喂养时间。在最初的几周内,配合婴儿自身的需要,母亲需要灵活地根据婴儿的表现来选择喂食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每隔2-4小时需要一次哺乳。如果婴儿在两次喂养之间表现出口渴、口干、哭闹等意愿,甚至是半小时内多次要求哺乳,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正在经历一次增长期,体内需要接收更多的营养来满足生长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婴儿不会因为前一次喂养的时间段长短而对下一次喂养的需求发生变化,母亲需要耐心且心平气和地根据婴儿的需要安排喂养时间,而不是刻意训练婴儿按照定时的方式进食。
观测宝宝的就餐姿势是十分重要的,新生儿需要通过正常的吮吸反射才能摄取足够的乳汁。母亲应该在哺乳时始终维持一个舒适的姿势,比如说慢慢地倾斜身体,让乳头靠近婴儿的嘴巴,同时将婴儿的头部拥入你的手掌,或者是使用靠垫或支枕将其头部架高。这样做可以使得乳汁顺利流入婴儿的口中,并且避免了吞咽困难、窒息等风险。
母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喂养婴儿,包括直接喂奶、抱着奶瓶喂奶和从杯子中喂奶等。直接哺乳可以有助于加强母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并且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作用,帮助婴儿和母亲建立起良好的连接。而在部分情况下,如婴儿出生时过小或者过早等情况,母乳喂养可能并不是可行的选择。这种情况下,母亲可以使用奶瓶喂养婴儿,同时也可以选择乳头较短的奶嘴,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压力。
母乳被视为最佳的为婴儿提供营养的来源,因为它含有婴儿所需的许多重要的激素,酶以及细菌质。与母乳喂养母亲相比,人造奶粉需要配合更多的饮用水或配方奶粉来增加水解酶,鱼油,抗氧化剂等等营养成分。请记住,在任何情况下,婴儿都需要足够的营养来推动生长和发展,而母乳和人造奶粉应该是以满足孩子的需要为中心,而不是由父母的需求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