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AFP),是一种胎儿来源的血浆蛋白,正常情况下只在胎儿期血液和胎盘中存在,成人血液和组织中极少量含有。AFP检测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肿瘤检测方法,临床上检测AFP主要用于卵巢癌、胃癌、肝癌及其它某些病变的筛查和诊断。然而甲胎蛋白检测多久做一次是很多人都不清楚的问题。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对于正常人来说,没有必要进行甲胎蛋白检测。对于高危人群,如有肝炎、肝硬化、肝癌家族史者、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移酶出现异常者、有药物或化学物质的毒性损害风险者等人由于判断有肝癌发生的风险较高,建议定期进行AFP检测。此外,曾经有肝病的患者、饮酒过量的人、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的职业人群等也需要进行甲胎蛋白检测。
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建议每年检查1-2次,以及在可能会患肝癌之前请医生制定一份详细的诊疗计划。对于正常人群,如果之前的甲胎蛋白检测结果为阴性,则建议间隔一年进行一次检测。但如果患者之前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检查。
在进行甲胎蛋白检测之前,需要固定时间进行抽血。需要注意的是,血液状态的变化可能会影响甲胎蛋白的浓度值,例如肝功能异常、严重营养不良、升高的胆红素等等,都可能会对甲胎蛋白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此外,进行甲胎蛋白检测时,需要保持饮食清淡,不饮酒和吸烟,并且尽可能避免体力和情绪的过度激动,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甲胎蛋白的正常值范围是0-20 ng/ml。如果检测结果高于正常水平,则可能存在肝癌、胃癌、卵巢癌等危险。但并不意味着肯定是肝癌等肿瘤,需要进一步相关检查后结合临床情况作出准确的诊断。如果多次检测结果一直高于正常值,建议到医院进一步就诊以明确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