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关注的健康指标之一,更加关注血压的人士一般都会有自己的血压计。但是在日常使用血压计时,我们往往需要注意到一些需要统一的要点,如饮食是否过多,是否熬夜等等。相信当您走完一大段路回家时,想量血压时也许就会有一些疑问:走完路多久可以量血压?下面将就此问题展开探讨。
走路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增强体魄,稳定血压等等。对于血压高的人士,走路确实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有些人误以为多走路就能轻松降低血压,其实走路对血压的影响可能并不明显。
走路后血压的变化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
1)运动形式、运动时长及运动强度;
2)体力状态、年龄、体重、身高等个体因素;
3)环境因素,如气温、空气质量、氧气浓度等等。
在走路后多长时间可以量血压需要结合个体差异及具体情况来决定。但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至少走完一小时再量血压,以保证身体稳定后的精准数据。当然,如果你想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也可以在保证身体不紧张的情况下,在走路后30分钟内测量一下,但这个数据仅供参考,结果并不是特别准确。
测量血压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以下是一些小建议:
1)在正常状态下测量,避免在饱餐后、大便后、运动后、过于疲劳时测量;
2)量血压前应静坐5~10分钟,以稳定心情;
3)血压计袖带应挂在心脏水平面上;
4)测量时,手臂与地面平行,手肘弯曲成直角,轻轻放在桌子上;
5)同一时间,同一位置,同一姿势,最好连续测量两次,取平均值。
血压高低的判断依据是血压的数值。根据2018年欧洲高血压指南,成年人的血压可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2)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29mmHg,舒张压<80mmHg;
3)轻度高血压:收缩压130~139mmHg,舒张压80~89mmHg;
4)中度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5)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100mmHg;
血压值虽然不能反映一个人的血流状况,但其确实是一种便捷的健康指标,我们应该在生活中更多的关注它、了解它,并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