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产后骨骼分离多久能恢复 产后骨骼分离:何时恢复正常?

产后骨骼分离多久能恢复

随着孕妇肚子越来越大,骨盆两侧的韧带在分娩的过程中会逐渐变松。如果胎儿过大或分娩时间过长,产妇骨盆上的韧带会发生撕裂或者损伤,这就是所谓的骨盆分离。那么,骨盆分离后,产后多久能够恢复呢?

1、产后的第一周到第六周

产后的第一周到第六周骨盆分离的程度不同,所需的恢复时间也不同。一般来说,产后1-2周是分离最严重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需要特别注意,完全休息,不做过于剧烈的活动,以免引起更严重的伤害。这段期间可以适当进行一些骨盆收缩的训练,帮助加速恢复。

产后两周左右开始可以进行骨盘底肌训练,也就是俗称的“收缩骨盆底”的动作。这种运动可以帮助加强骨盆底肌肉群,提高骨盆底肌的张力和弹性,缩短骨盆恢复的时间。

2、产后6-12周

产后6-12周是骨盆分离恢复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骨盆分离的情况会逐渐恢复正常。不过,在这个时期,妈妈们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或者承重运动,以免伤及韧带。可以选择一些伸展运动,如瑜伽、普拉提等,缓慢地拉伸身体,帮助骨盆回复弹性。

另外,在这个时期,可以还可以通过妇科理疗师的专业治疗,加速骨盆恢复的过程。比如,骨盆底理疗、产后恢复按摩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3、产后12周后

产后12周后的妈妈,骨盆基本已经恢复到了正常状态。这个时期,可以逐渐开始一些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慢跑、爬山等,帮助加强身体的代谢能力,促进身体的恢复。

不过,在进行运动时仍需要注意保护好骨盆区域,避免体重过重、过度运动,以免重伤到韧带致使骨盆分离加重。

总结

产后骨盆分离不同程度需要不同的恢复时间,但总体来说,产后1-2周应该尽量避免活动。产后6-12周期间,适当进行一些训练能够帮助恢复。产后12周后,可以逐渐开始一些中等强度的运动帮助身体恢复。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骨盆分离后的恢复过程需要科学规划,避免过度运动带来的不良影响。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