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非常重要,能够保证宝宝吃够吃好,防止乳头疼痛或者乳房堵塞等问题。母亲需要坐在舒适的椅子上,让宝宝尽可能靠近自己的胸部,头部、颈部、腰部需要保持一条线。宝宝吃奶时,应该张大嘴巴,将乳头、乳晕全部含住,宝宝的下巴紧贴在母亲的乳房下方,进行吞咽动作。
正确的姿势能够有效地帮助宝宝吸奶,也能够降低母亲的乳头疼痛的概率。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母亲还需要注意自己的呼吸,调整好身体的重心,避免因为姿势不正确,导致腰部、手臂等出现酸痛的情况。
奶水的分泌是一种受孕激素控制的反馈机制,婴儿每一次吸吮乳头,都能够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因此,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前几天,需要采用频繁哺乳的方式,刺激乳汁分泌增加。一般建议每隔2-3小时喂一次,保证宝宝足够的吃奶量。
不过有的宝宝可能需要更频繁的哺乳,比如睡眠较浅、活动比较频繁、生长阶段加速等。在宝宝需要频繁哺乳的时候,母亲应该尽可能地满足他的需求,保证宝宝的饱食感,同时也能够促进奶汁的分泌。
有些母亲在产后由于情况复杂,或者奶水分泌不足,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刺激乳腺,提高母乳产量。这时可以选择使用吸奶器,每天定时吸奶,刺激乳腺分泌更多的奶汁。
吸奶器的使用需要注意时间和频率,过度使用会导致乳头疼痛,反而会影响奶水的分泌。普通的吸奶器也有破坏奶腺管的风险,请慎重选择好质量的产品。
母亲的饮食和水分摄入也直接影响着母乳的产量。新妈妈在产后需要注意饮食,摄入足够的水分和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另外,多喝汤也是提高母乳分泌的好方法,有些食材,例如黑芝麻、花生、鲫鱼、猪蹄筋等也有明显的助奶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饮食习惯会影响奶水的产量,比如吃太多的辣椒、咖啡因等物质,都可能导致奶水减少。母亲还需要避免饮酒,过度饮酒会引起乳腺炎等问题,影响奶水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