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掉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生理现象。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小孩会有掉牙的经历,小孩掉第二颗牙齿的时间一般在6至8岁左右,掉完所有乳牙后,再长出的就是恒牙了。
小孩掉牙有很多原因,牙齿的生长发育和营养有关,而且与生活中的很多细节有关。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1)生长发育:儿童在6至8岁左右进入换牙期,这个时候就会掉落乳牙,连续脱落直到长出一全口恒牙。
(2)口腔环境:口腔卫生保健不当会导致牙齿蛀坏,长蛀牙会导致牙齿松动掉落。
(3)意外伤害:意外的跌倒碰撞、体育活动、不慎扯牙等,都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至掉落。
小孩掉牙是个常见的现象,父母们应对措施也有很多。
(1)及时口腔保健:家长应该尽可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保持口腔清洁。
(2)补充营养:为了让孩子长出健康的恒牙,要尽可能提供多种营养元素,如钙、磷、维生素A、C等。
(3)意外伤害应急处理:如果有意外伤害导致牙齿松动或掉落,要及时到医院处理。
小孩掉牙后,家长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食用硬硬的食品:小孩掉牙后的口腔还比较娇嫩,需要避免吃太硬的食品,避免刺激伤口。
(2)口腔保洁:掉牙后的口腔伤口需要保持清洁,家长们需要引导孩子及时刷牙漱口。
(3)预防感染:如果小孩掉的牙带有根部,家长们还需要防止感染,注意擦拭清洁,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