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是指胎儿在母体内的心率,通常每分钟在120~160次之间,可以通过胎心监测仪进行监测。
胎心率的变化代表胎儿在子宫内不同状态下的心率变化,适当的变化是正常的,但如果胎心率过高或过低,就可能存在胎儿缺氧的现象。
胎心率超过160次/分钟并不一定代表缺氧,但如果超过160次/分钟持续时间过长,就有可能引起胎儿缺氧。
据医学研究,胎心率持续超过160次/分钟30分钟以上就可能引起胎儿缺氧,而胎心率超过180次/分钟的时间则更短,一旦达到180次/分钟,就有可能引起胎心骤停。
胎心率超过160次/分钟的情况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常见的原因包括:
1)胎儿发热或感染;
2)胎儿运动或情绪波动;
3)孕妇体位变化或剧烈运动;
4)孕妇服用药物或镇痛剂;
5)胎盘前置或胎盘早剥等妊娠并发症;
6)宫内窘迫等因素。
胎心率持续超过160次/分钟30分钟以上,或超过180次/分钟5分钟以上,需要进行胎心监护和判断胎儿状况。
如果发现胎儿缺氧的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常见的方法包括:
1)调整孕妇体位,让胎头朝下;
2)给孕妇氧气,增加胎儿氧供;
3)刺激胎儿,如灌肠、阴道检查等,以增加胎心率;
4)剖宫产,及时救助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