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黄疸,是指宝宝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出现皮肤、黏膜等部位发黄的症状。这是因为宝宝体内的胆红素无法被有效代谢,导致胆红素在体内沉积而引起的。
正常情况下,胆红素代谢和排泄的速度是相等的,所以不会出现黄疸的情况。但是在新生儿,由于肝脏和肠道的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因此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速度就会慢一些,导致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引起黄疸。
对于大部分婴儿黄疸而言,其实是可以自愈的。通常来说,新生儿出生后的前三天内会出现生理性黄疸,此时黄疸的水平一般会达到峰值,然后在出生后一周左右逐渐消退。
如果婴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和肠道功能不足导致的,那么黄疸的消退时间会相对较长。一般来说,这种黄疸会持续2-4周。
对于特殊情况下引起的黄疸,比如出生时窒息、母亲妊娠期间感染等,需要及时就诊医院进行治疗,以避免出现并发症。
多晒太阳:太阳照射可以促进皮肤血流量增加,从而更快排出体内的胆红素。
多喂奶:多喝母乳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排除胆红素。
按摩、推拿:适当的按摩、推拿可以促进宝宝血液循环、淋巴液流动,有助于排出胆红素。
注意保暖:婴儿黄疸期间,宝宝易产生低体温,影响体内代谢速度,导致黄疸期延长。因此,要注意为宝宝保暖。
虽然大部分的婴儿黄疸都是生理性的,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1)黄疸突然加重;
2)黄疸持续时间超过3周;
3)皮肤、眼白部位发生刺痛、疼痛、瘙痒等不适感觉;
4)精神状态异常,出现昏迷、呕吐等症状。
这些情况都可能是婴儿黄疸引发了其他并发症,需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