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威胁人类和大多数哺乳动物健康的疾病。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由死病毒制成的。
疫苗通过注射使得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形成对狂犬病病毒的抗体,防止人体被病毒感染。
初次注射疫苗需要进行疫苗免疫程序,多次注射后才能达到有效免疫水平。通常情况下,在接触到动物之后,立即到医院或疾控部门接种狂犬疫苗是非常必要的。
疫苗免疫程序是指:初次注射疫苗,按0、7、21、28天接种4针,即在初次接种后7天、21天和28天后再接种三针,缩短了免疫周期,并活化机体,提高免疫效果。
狂犬病发病率高,人们发现被犬咬、抓、舔等行为,应及时到医院接种狂犬疫苗。接触注射疫苗则可以在第0、3、7天接种3次,缩短了免疫时间和疫苗剂量。
接触注射时间短、药量相对较少,尤其适用于情况紧急且受害者身体较弱的情况。
一般来说,狂犬疫苗注射后15 ~ 30天左右,人体就能产生抗体,并到达最高值。之后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但注射后仍然能够产生长期免疫力。
尽管狂犬疫苗能够产生长期免疫力,但仍需定期监测抗体水平。如果抗体水平过低,需要进行不定期的补充免疫注射,来保持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