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病是指妇女在分娩后、不久或一段时间之后出现的各种疾病。那么,产后病指的是产后多久呢?对于不同的疾病类型,产后时间也有所不同。
产后抑郁症(puerperal depression),也称产后忧郁症,是指妇女在分娩后的6个月内,由于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突然下降以及母亲对孩子的责任感和社会角色转换的应激反应产生的一种情感障碍。研究表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高达10%~20%。通常在生产后的1~2个月内发病,但有些患者在产后6个月之后才出现症状。
产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有的轻微的可以自行消失,而有的患者就需要医院治疗。如果产后抑郁症持续时间较长,将对产妇的身体和心理产生长期的影响,建议及时治疗。
产后骨质疏松是指产后6个月到1年之内,妇女由于分娩、哺乳等原因导致骨密度降低的一种疾病。妇女在生产后的6个月内需要恢复自身的身体功能,但是如果没有注意营养的补给,这些生理变化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或骨骼质量下降。
对于产后病患者,建议女性在生产后的6个月内服用维生素D和钙片,并加强运动锻炼。同时,在哺乳期间注意营养的均衡摄入,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保护自身骨骼健康大有裨益。
产后子宫收缩不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产后疾病,多见于产后3天内。一般而言,如果产后(包括前、中、后期)的出血量超过了正常甚至远超正常,就有可能是因为产后子宫收缩不良所引起。在孕期或分娩中,宫颈口扩张,胎儿在产道内穿行时,子宫壁会随着胎儿的下降而扩张,此时宫壁上的平滑肌收缩功能减弱,子宫收缩能力相对较差。
对于产后子宫收缩不良的患者,在严重程度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调整休息,保持暖和的环境,同时给予适当的滋补和紧张的情感调节。在重度病情需要药物导引下治疗。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其治愈与时间和个体因素有关。
产后感染指产后发生的各种感染,如产褥热、产后腹腔感染、产后乳腺炎等。产后感染的发生与母体的免疫力水平有关,妊娠期间免疫功能下降,分娩时则易造成阴道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同时,产后女性由于身体疲劳、营养不良等原因也容易感染。
对于产后感染患者,应该及时找到感染的病因,遵医嘱治疗,同时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妇女在产后有必要加强个人卫生,特别是阴洗方面的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盘坐,同时也要保持饮食清洁、营养均衡,进行适量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