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是反映骨质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儿童时期骨密度的发育是对成年后骨健康的基石。那么,儿童多久查一次骨密度呢?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儿童时期骨骼在不断的发育,因此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骨密度的发育速度也不同。根据国内外研究,女孩和男孩的骨密度都是在10-12岁之前发育最快的时期,而青春期前后的骨密度增长速度会变缓。
因此,根据专业机构建议,对6岁以下儿童不必进行骨密度检查,对7-18岁的儿童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较为适宜。
除了按照年龄段进行检查之外,对于有些儿童来说,由于某些原因,他们的骨密度会比同龄人低得多,因此需要进行更频繁的检查。这些高危人群包括:
对于这些高危人群的儿童,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以便更早地发现骨质疏松的风险。
目前,测量骨密度有多种方法。对于儿童来说,X线吸收和骨超声是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根据测试结果,评估骨密度发展是否正常及所处水平。结果包括儿童骨密度指数及其Z值。正常骨密度的Z值区间在-2与+2之间,而Z值低于-2意味着有骨质疏松的风险,Z值高于+2则意味着未来有骨质增生的风险。检查结果会被写成一份检查报告,由专业医生来为家长或监护人解读相关分析。
总之,对于大部分儿童来说,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即可。但对于有多种高危因素的儿童来说就需要更频繁的检查。同时,在具体的检查方法选择上,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及医生建议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