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瘙痒和红色皮疹等。水痘病毒会在人体内潜伏数天并在发病后转移到其他人。
水痘病毒通过空气传播,与病毒携带者的接触以及接触患者受污染的物品等途径传播。儿童为水痘高危人群。在感染后,人体会产生免疫力,通常不会再次感染水痘。
水痘患者应该保持身体清洁,但是洗澡时需要特别注意,因为水痘原本就会让患者瘙痒难耐,擦洗时会使瘙痒加剧,同时有可能导致痘疮感染。因此,出水痘后的头7-10天内最好不要用清水淋浴或洗澡,以免病情加重。但是,如果患者感觉非常不舒服或者周围环境较脏,则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尝试淋浴或洗澡。
如果您确实需要进行清洁活动(如,你沾染了灰尘或者污物),或者时间已经过去10天(水痘的痘疮开始结痂变硬),从理论上来说,您可以安全地淋浴或者沐浴。
水痘患者淋浴时,水温应调节在35-37摄氏度之间,水流量不宜太大太猛,最好使用淋浴头来控制水流的强度。同时不要用普通肥皂等强酸性物质来清洁身体,尽量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每次洗澡不要超过十分钟。
洗完澡后,不要用力摩擦身体,依据超低刺激湿巾轻轻擦拭痘疮周围的皮肤。这样才可以避免痘疮被抓破,从而导致更严重的感染或疼痛感。
1)避免过度擦拭痘疱,尤其是未结痂的痘疱,因为这样极有可能导致感染和疤痕,如果需要擦拭痘疱处,可以先在痘疱周围涂上痱子粉。
2)切勿与患者共用毛巾,更不要使用其他人的浴巾,以免病毒交叉感染。
3)在洗澡时,建议佩戴鞋类,以免脚部感染。
4)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痘疱出现问题如破裂、感染、高烧等等不同的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完全避免沐浴或淋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