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后的第一小时,小孩一般不需要进食,原因是胎儿在子宫内拥有足够的营养供应,肝脏也会在出生后释放出足够的葡萄糖来维持婴儿的能量需求。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在出生后的30分钟到1个小时内,医生会对其进行常规检查,例如心率、呼吸、体温等等,直到确定宝宝身体状况良好后才会让宝宝吃东西。
出生后的2-4个小时,小孩似乎对吃东西更有兴趣和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助产士建议母亲在这段时间内尽快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最好让宝宝在出生后的30分钟内开始喂养,这有助于建立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提高母乳喂养的质量和效果。
在医生的指导下,如果母乳不可用或是无法用母亲的乳汁喂养宝宝,可以使用其他替代品进行喂养,例如专门的婴儿配方奶粉或者甘蔗水、水果汁等,同时要确保宝宝的饮食清洁、放在适宜的环境以及让宝宝处于安全的姿势下进食。
出生后的第1天到6个月,婴儿的营养需求不断增加,需要摄入适宜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按照WHO的推荐,出生后的头6个月内宝宝应该全为母乳喂养,在宝宝开始添加辅食之前不需要小孩进食其它东西。
在6个月后,可以逐渐开始添加辅食,例如糯米粉、米糊、蒸熟的水果和蔬菜等,但是要注意不要添加过多的辅食,否则可能会影响母乳喂养的效果,还有可能掩盖宝宝对本身多种营养素的需求。当宝宝开始进食固体食物时,一定要保持食物的柔软和易消化性,以减轻婴儿进食时的不适感和维护肠胃的健康。
在小孩出生多久开始吃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小孩在出生后的第1小时内是不需要进食的,医生一般会在2-4个小时的时候进行常规检查并指导母亲进行母乳喂养;在出生后的头6个月内,宝宝应该全为母乳喂养,不需要吃其它东西;在6个月后可以慢慢添加辅食,但是要注意不要过量和过早添加辅食以及一定要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