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是一种贴在皮肤表面的药物,常见于中医常用的药物,常见的膏药种类有茶藨子膏,跌打膏,醋酸扶他林膏等。膏药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对于一些外伤后遗症、五脏六腑的疾病以及皮肤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由于膏药属于外用药物,所以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不要让膏药受到水的影响。通常,贴膏药后需要保持4-6小时左右的时间不接触水。
然而,在贴膏药的过程中,药物成分需要在人体表皮上渗透一定的时间才会起到治疗作用,而皮肤过于干燥则会影响药物的渗透效果。因此,在贴膏药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药物渗透到皮肤上后方可洗澡。
贴完膏药后应随时注意保持局部清洁,特别是夏天或者出汗后,需要每天注意清洗。而鉴于药物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建议在贴完膏药后的2-3小时内可以进行浅滩式泡澡,但是更好的方案是在24小时之后进行完全的沐浴清洁(如淋浴)。
此外,洗澡的水温也需要注意,过热过冷的水温会对药效产生影响,建议使用平时适宜的温度即可。
贴膏药后,在穿衣时需要注意不要穿过于紧身的衣物。紧身衣物会使膏药位移,降低治疗效果,同时还会对皮肤造成不适。建议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让膏药服贴并呵护受伤部位。
此外,膏药的贴合程度也需要注意,贴膏药时需要根据受伤部位的实际情况贴好,不要过紧或过松,以保证膏药的效果。可以先用纱布包扎患处,再用膏药固定,这样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