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类食品的冷藏储存不能长时间堆积在冰箱中,必须重视冰箱储存时间对肉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冰箱温度越低,食品的保鲜期越长。因此,冷冻的食品会保存得更久。相比之下,肉类到冷藏3℃的温度就会逐渐变质,最多只能保存3-5天。如果准备长时间保存,应当将其迅速冷冻,并在0℃左右保存。
其次,食品的储存方式也会影响其保质期。正常情况下,处于垂直方向的蛋白质食品会很容易被细菌污染,所以应该使用专门的食品储藏盒,避免与其他食品接触。另外,食品需要保持适度的通风,避免过于拥挤,以免导致肉类食品产生细菌、霉菌等有害微生物。
最后,食品的新鲜程度也是影响保质期的关键因素。如果食品口感不新鲜或已变质,那么它就不能再食用了。因此,要经常检查食品的新鲜程度,一旦发现不良变化就及时清理。
不同种类的肉类在冰箱储存时间方面也存在不同,如下:
1)猪肉储存时间:切末和切块的猪肉可以在冰箱中保持2-3天,未切割的猪肉可以储存3-5天。如果翻炒过的猪肉保存在冰箱里,保质期只有2天。
2)牛肉储存时间:切末和切块的牛肉可以在冰箱中保存1-2天,未切割的牛肉可以储存3-5天。
3)鱼肉储存时间:鱼肉在冰箱中的保质期取决于鱼的品种和保存方式。以大型淡水鱼为例,如果不在包装的状态下保持4小时以上,或者在超市或农贸市场里保存时间太长,那么存储期将不到24小时。通常,鱼肉可以在冰箱中保存1-2天。
冷冻技术可以延长肉类的保存时间。如果肉类一直冷藏在0℃以下,那么它们的保质期可以延长6个月以上。但请注意,一旦食品解冻,不要再把它放回冰箱。因为,反复冷藏会使食品变质,并且会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
此外,在存储的时候,应当将肉类食品分成小块,将其放在密封袋中尽可能多地去除空气,然后再放入冰箱冷冻室中。这样可以避免食品冰冻后出现严重的冰晶损失和氧化。
食品包装上有“保质期”与“食用期限”标识,很多消费者认为这两者相同,实际上不是。它们的含义是不同的。
保质期是指在转入冰箱冷藏时,食品所能保持适用性、风味和营养价值的期限;而食用期限则是指食品保持生理、营养特性以及风味的期限,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一点,就是在食用期限过后的食品,应该被当做垃圾处理掉,而不是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