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的保质期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从生产日期到产品不安全或不宜食用的时间跨度。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牛奶保质期的规定有所不同。
在中国,根据国家标准GB 19644-2010《乳制品保质期》规定,常温奶的保质期为3-6个月,低温鲜奶的保质期为10-21天,特仑苏等高温灭菌奶的保质期为3-12个月。
2.1 温度:牛奶在常温下容易变质,因此需要在低温下存放。
2.2 光照:光照会加速牛奶中的细菌繁殖和氧化反应,导致牛奶变质。
2.3 空气接触:牛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异味和变质。
2.4 细菌感染:牛奶中细菌感染是导致牛奶变质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注意卫生条件和生产工艺。
3.1 低温存储:开封后的牛奶应该放在低温下储存,冰箱内最好的储存温度是2℃-6℃。
3.2 避免光照:牛奶应该放在暗处储存,避免阳光直射和灯光照射。
3.3 避免污染:开封后的牛奶要密封保存,避免细菌污染。
3.4 防止交叉污染:刚购买的牛奶与旧的放在一起须加密封之后再放冰箱,防止细菌交叉感染,一旦受到污染就失去保质期。
4.1 营养价值下降:牛奶过期后,营养成分会发生变化,部分营养成分也会降低。
4.2 含细菌增多:牛奶过期后,细菌会大量繁殖,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和肠胃问题。
4.3 味道变质:牛奶过期后会出现异味或变味,影响口感,无法食用。
因此,建议大家不要食用过期的牛奶,要学会正确存储和处理食品,保证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