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湿疹是由病原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通常在皮肤破损的情况下容易感染。所以,预防措施非常重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擦伤等皮肤损伤,注意个人卫生等均是预防感染性湿疹的基本方法。但是,一旦感染,治疗及时,通常情况下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接下来就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一旦诊断为感染性湿疹,停用激素类药物,使用抗生素和外用药物进行局部护理治疗。常见的药物有盐酸曲安奈德乳膏、克林霉素软膏等局部药膏。治疗期间,切勿随意更换药物,如有疑问及时与医生沟通。
感染性湿疹的局部皮肤通常较为潮湿,这样不仅容易滋生细菌,还会延缓伤口愈合时间,因此保持局部干燥非常重要。平时可以使用吸湿性较好的散粉、干爽粉等,也可以选择吸湿性强的纱布进行包扎。
感染性湿疹的治疗除了药物的使用外,饮食调理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这些食物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促进伤口愈合。同时,应避免食用过于辛辣、油腻或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生姜、葱蒜等,这些食物会加重病情,不利于治愈。
感染性湿疹的病人在冬季由于天气寒冷,皮肤保水能力较差,加上病情严重,皮肤容易出现皲裂、瘙痒等症状,容易受到寒冷刺激的影响,应保持皮肤温暖,避免严寒刺激,加重病情。
总之,感染性湿疹的治疗需要及时、科学、有效的方法,同时进行饮食调理、身体保暖等辅助措施,有助于加快治愈。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病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