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是指幼儿因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开始治疗后3-7天,热度逐渐下降,咳嗽、喘息等症状也会逐渐减轻。
如果病情严重,可能会需要一段时间的治疗才能够痊愈。在治疗期间需要患者及家长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注意休息,保证饮食的均衡营养,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干燥。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需要时刻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通常情况下,只要发热症状减轻了,且持续时间越来越短,说明病情在逐渐好转。但是也需要注意,如果病情反复或持续发热,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建议家长使用电子体温计进行体温测量,每日至少测量3次,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纸上,有助于医生更好的了解病情。
首先,需要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干燥,通风良好,避免人员拥挤,以免感染加重。家长应该避免带儿童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同时不要让患儿吃过多油腻、辛辣的食物,这些都不利于儿童的身体恢复。
其次,家长还需要及时将医师开具的药物按照剂量和时间进行服用,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不要自行调整剂量或停止服用。同时,有些抗生素类药物需要禁食,家长需要注意患儿的饮食情况,不能因为药物影响食欲而造成儿童的营养不良。
小儿肺炎是由感染病毒和细菌引起的疾病,在季节转换期和冬季气温下降时,易发生流行,因此预防非常重要。建议家长注意以下几点:
1)普及小儿抵抗力提高知识,注意加强婴幼儿营养,增强体质,提升机体抵抗力;
2)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定期通风,尽量避免空气污染;
3)避免带幼儿到人群密集处,保持手部卫生,定期洗手;
4)最好及时为孩子接种肺炎疫苗,可有效的预防细菌性肺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