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中的淀粉质、糖分被酵母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乙醇,二氧化碳会形成气泡,使面团逐渐膨胀发酵,从而使整个面团变得更加松软、有弹性。
发酵过程中要掌握好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温度过高发酵过快,面团可能失控;温度太低发酵过慢,面团醒不起来,所以建议在室温25°C左右的环境下发酵。
手撕面包的发酵时间一般为1-2小时,主要受面团大小、温度、酵母活力等因素的影响。
若温度较高,每小时可发酵约10%左右;若温度较低,每小时只能发酵5%左右,因此建议在室温25°C左右的环境下发酵,可根据面团的状况做出适当调整。
在发酵期间,需要时刻留意面团的变化。发酵结束的面团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体积增大,约1.5至2倍;
2)表面形成细小的气泡并有微热、微酸的味道;
3)用手轻压表面,凹陷处能够很快恢复原状,称为“回弹”。
当判断发酵结束时,就要将面团取出,揉至排气,分成大小适中的若干份,搓圆(一定要搓圆,否则面包会扁平),进行二次发酵,这个过程称为“最终发酵”。
面包在最终发酵前,一定要将表面喷水,然后在表面撒一层小麦胚芽或者玉米淀粉,不仅会让面包更有口感,而且可以防止面包变得粘手。
最后,将面包入烤箱中,烘焙完成后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