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蛇咬人后,人的身体会大量释放肾上腺素、儿茶酚等激素,使人的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增快。同时,蛇毒会迅速侵入人体内,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受到影响,引发疼痛、肿胀、恶心等症状。
通常情况下,蛇咬部位会出现一些局部症状,如疼痛、瘙痒、红肿、局部温度升高等,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蛇咬的部位、蛇的种类以及被咬者的身体状况。
蛇咬后的肿胀时间因个体差异、蛇的种类、被咬部位、被咬者身体状况等因素而异。一般来说,蛇咬后的肿胀会持续数天至一周不等。如果肿胀反应持续时间太长,或者肿胀情况比较严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蛇的毒液可以引起组织坏死,导致比较严重的肿胀。此类蛇咬后不仅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还需要进行血清治疗等特殊处理。
如果被蛇咬后出现了肿胀反应,可以尝试以下措施减轻肿胀:
1)立即冰敷:蛇咬部位应尽快冰敷,每次冰敷10-20分钟,每天多次,每次冰敷间隔2-3个小时。
2)局部加压:将被咬部位加压绑紧,但不能使用过紧的绷带,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禁食禁饮:被咬后最好暂时禁食禁饮,以免毒素扩散,等到了医院再进行饮食。
4)就医治疗:如果肿胀情况严重或者持续时间太长,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
避免蛇咬伤的方法很多,下面列出一些常见的方法:
1)避免穿着凉鞋、短裤等暴露的衣物到野外活动:蛇一般会在地面或者灌木丛中活动,如果穿着暴露的衣物,容易被咬伤。
2)避免在蛇的栖息地、繁殖期等危险时段进入:在蛇的繁殖期、冬眠期等危险时段进入,容易惊动蛇群,增加被咬伤的风险。
3)避免在常见的蛇类活动的区域:对于常见的蛇类(如五步蛇、竹叶青等),应该了解它们经常活动的区域,尽可能远离这些区域。
4)注意观察:在野外活动时,应该时刻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当发现蛇的存在时要保持冷静,迅速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