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扭伤需要冷敷多久 扭伤后多久能停止冷敷?

1、扭伤冷敷的作用

扭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通常会造成肌肉、韧带或关节韧带的伤害。冷敷是扭伤后的第一时间内应该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具有以下作用:

1.1、缓解疼痛:扭伤后,局部组织受到损伤,引起局部疼痛。冷敷可以缓解局部疼痛,减轻炎症反应。

1.2、减轻肿胀:扭伤后,局部组织容易出现水肿。冷敷可以缩小血管,减少局部肿胀。

1.3、预防出血:扭伤后,局部组织可能出现出血现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

2、冷敷的时间和频率

扭伤后采取冷敷处理的时间和频率,是影响康复进程的重要因素。一般建议在扭伤后的前三天内,每天使用冷敷物进行处理。具体的冷敷时间和频率应该根据个人状况来定,通常建议每次冷敷10-20分钟,每隔2-3个小时进行一次,每天进行3-4次。

3、适合用于扭伤冷敷的物品

用于冷敷的物品,以减小治疗时间和减少治疗伤口感染为准。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物品。

3.1、冰袋:是一种常见的冷敷物品。使用时,将冰袋放入保温袋或毛巾中,用于冷敷。

3.2、冰水浸泡:将患处放入冰水中进行浸泡。注意水温不要过低,以免产生冻伤。

3.3、湿毛巾:可将毛巾浸泡在冰水中后,拧干毛巾敷在患处。

4、冷敷后需要做什么

冷敷后,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

4.1、保持休息:扭伤后需要充足的休息,以便组织有充足的时间修复和恢复。

4.2、保持局部固定:用绷带等物品固定受伤处,避免过多的活动造成二次伤害。

4.3、保持局部清洁:扭伤后,需要注意保持患处的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