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人体每日应该排出1-2次的大便。但不同人、不同时候排便的时间会存在差异。观察后多久正常排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1、饮食因素
饮食习惯是影响人体排便时间的一个重要因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谷类、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刺激肠道运动,促进排便。同时,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难以消化的食物,排便时间也会延长。
1.2、精神因素
一些人因为工作、学习、娱乐等原因容易导致焦虑、紧张等情绪不良,这些心理不适也会干扰到排便。
1.3、生物节律
人的生物钟为24小时一个循环,晨起后,人体活动逐渐变得活跃,肠道的蠕动也会逐渐增强,进而刺激肠道排便。
观察后多久正常排便的标准因年龄、性别、生活习惯、饮食等因素而异。在一般情况下,正常人一天应该排出1-2次大便。一周排出3-21次大便均为正常。
如果排便时间不是在正常范围内,排便有疼痛、便秘,粪便形态异常等情况,应该及时就医。
3.1、改变饮食习惯
增加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谷类、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刺激肠道运动,促进排便。同时,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难以消化的食物,以防止排便时间延长。
3.2、建立规律生活习惯
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起居有规律,有助于提高肠道的自律性,逐渐适应一种排便时间习惯。
3.3、保持心情舒畅
不要过于焦虑、紧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听音乐、看书等有益于放松心情的活动可以缓解情绪不适,有利于肠道健康。
4.1、不要逆势而为
如果没有及时排便的需要,不要强行排便。长期过度用力排便会使肠道的自律性下降,不利于排便时间的控制。
4.2、重视饮食调理
合理饮食是调节肠道自律性、促进排便的重要措施。一些饮食习惯的调整也是缓解便秘的重要手段。
4.3、及早就医
如果排便有疼痛、便秘,严重情况下甚至伴随着血便,需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