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在出生后一般会在24到48小时内排尿,经过几次排尿后,尿量会增多,一天能够排出6到8次尿。婴儿期的尿量相对成人少,但是频率比较高,一般每隔几个小时就需要换尿布。由于婴儿的膀胱还比较小,因此容易充盈,需要及时更换尿布。在婴儿期,家长需要每天观察宝宝的大小便情况,特别是尿量是否正常。
幼儿期的宝宝尿床问题比较常见,大部分幼儿在2到3岁左右开始渐渐掌握排尿的技能。此时,孩子可以下地行走,甚至可以自己去厕所。不过由于幼儿期还没有完全掌握自我控制能力,会时不时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家长可以通过一些训练帮助幼儿掌握这项技能,例如固定上厕所的时间、适当表扬鼓励等。
儿童期的宝宝已经掌握了自我控制能力,在控制能力方面已经和成人有了较大的相似度。在儿童期,宝宝的膀胱和肌肉逐渐壮大发育,控制排尿的意识和能力也日渐成熟。这时候,家长需要关注宝宝的尿量是否正常、大小便的习惯是否健康等相关问题。
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家长需要注意孩子的大小便习惯,以及如何帮助宝宝掌握控制排尿的技能。此外,家长还需要注意让孩子充分饮水,保持膀胱的正常功能,饮食也需要注意,如忌口辛辣刺激性食物;还需要教育孩子相关卫生知识,如正确洗手等。如果孩子在排便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家长需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