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是印度、东南亚、太平洋岛屿上的民间嚼用品。它具有强烈的刺激和化学成分的作用,通常由青年男女、农民和工人嚼食。
在中国,槟榔也被广泛嚼用,尤其在南方的农村地区和一些城市里,被誉为“农民朝圣之草”、“南派茶文化繁盛源头之植物”等称号。
槟榔的主要成分包括生物碱、挥发油、鞣质、树胶、多糖等,对嚼槟榔者有多种生理作用,可以达到兴奋精神、提神醒脑、帮助消化、缓解压力等效果。
但是,槟榔中也含有致癌物质--亚硝胺等,嚼槟榔过久或过多会导致口腔癌、消化道癌等癌症的发生风险增加。
国内外的各位专家建议,嚼槟榔应该控制在20分钟以内,以减少吸收亚硝胺的数量,此外,槟榔的含量应该逐渐减少。
槟榔在医学上有解毒、止疼等功效,但它也有许多禁忌。如摄入过多可削弱心脏及肝脏机能,长期大量嚼用会损伤口腔黏膜导致癌症的风险增加。此外,槟榔也不适合孕妇和儿童食用,这些群体应当切忌槟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