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指血流对血管壁的压力过高,如果不加以控制,长时间存在高血压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健康威胁。所以,在高血压被确诊后,需要尽快降下血压。一般来说,高血压的临床控制标准是收缩压(SBP)<140mmHg,舒张压(DBP)<90mmHg。
目前,高血压的降压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非药物治疗包括减轻体重、降低钠盐摄入、增加运动量等。药物治疗则包括使用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ACEI/ARB等药物进行治疗。
降压治疗的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疗程、治疗方法、用药量等。一般来说,轻度高血压在开始治疗后一周内就可以看到明显的降压效果,而对于中度或重度高血压来说,降压效果要达到理想状态,则需要较长的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在药物治疗初期,取得降压效果和使用的药物种类和剂量有很大关系。如果在降压药物治疗的初期,没有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也不必过于担心,需与医师密切沟通,并依照医师的指导进行调整。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因此,降压治疗方案的调整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如果在治疗初期,有不适症状,如头晕、心慌、乏力等,就要及时与医师沟通,以免错过最佳时机。另外,还需密切注已治疗的效果进行调整,收缩压和舒张压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理想水平。
高血压治疗需要长期、持续、掌握合适的降压治疗方案。在治疗初期,需要密切关注治疗的进展情况。只有在医师的指导下,合理实施降压治疗措施,方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