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不良所致。胆红素是红细胞代谢产生的一种色素,它需要通过肝脏代谢后通过肠道排泄出体外。但是新生儿的肝功能还不健全,肠道对胆红素的回收也增强,导致胆红素潴留在体内造成黄疸。
黄疸治疗的药物主要是光敏型药物,如蓝光、黄光等。光敏型药物能够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从而加速黄疸的消退。
蓝光和黄光在治疗新生儿黄疸方面都很有效,但两者的作用机理略有不同。蓝光能够刺激体内的光敏分子(胆红素与血红蛋白)发生光化学反应,使其分解代谢产物更容易被肝细胞摄取和代谢。而黄光则是通过对黄疸区域进行照射,刺激皮肤表面的黄色色素分解,促进胆红素的直接排泄。
药物治疗的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在治疗第2-3天起效,黄疸程度逐渐降低。若经过5-7天施治无法见效,需考虑其他治疗方案。此外,药物治疗需要慎重,应遵循医嘱服用,并避免药物过度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除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方法促进新生儿黄疸的消退。如母乳喂养,能够增加新生儿排便次数,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多晒太阳,可以使皮肤接受到足够的紫外线,加速胆红素的分解与排泄。但需要注意的是晒太阳时不能直接暴晒,一定要注意时间和方式,避免对肌肤产生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