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致命疾病。一旦病毒侵入人体,它会躲在神经系统中,潜伏数日到数年之久,这取决于许多不同因素,如伤口的位置及感染程度、免疫系统的健康状况等等。
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在症状出现前的潜伏期会持续大约1到3个月。但是,也有少数人在被感染后数天或数年内才表现出狂犬病症状。
一旦症状出现,狂犬病通常是不治之症。症状最初可能表现为发热、头痛、喉咙肿痛和疲倦等非特异性症状,但几天之内就会转化为神经系统症状,如恐水、肌肉痉挛和惊厥。
一旦症状出现,狂犬病通常很快加重,最终导致死亡。如果未接种疫苗,可预期在感染后7到14天内死亡。
如果在感染后立即接种疫苗,可以防止病毒扩散到神经系统。这样,即使症状出现,也会比较轻微,并且患者有很好的机会康复。如果能够立即接种疫苗并且在感染后接受足够的抗体量,感染后也可能不会发生狂犬病。
尽管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狂犬病,但确诊翻译的感染后必须立即接种疫苗。一旦病毒扩散到神经系统,接种疫苗即使在症状出现后也无法拯救生命。
预防狂犬病的最佳方式是接种疫苗。如果有被狗、猫、猴或其他疑似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的情况,应尽快就医并接种狂犬疫苗。此外,如果计划前往狂犬病流行地区旅行,则需要在旅行前接种疫苗。
另外,不要与疑似感染狂犬病的动物接触。如果被咬伤或抓伤,应立即清洗伤口并向医生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