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在病人治疗前和治疗的初期,肺结核的传染性较大,病人的唾液、痰或空气中含有的病原体能够传播给其他人。因此,在治疗前或治疗初期的两个月内,患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传染给其他人。病人在完全治愈之前,也需要遵守医生的嘱咐,持续用药,以保证病原体完全被杀灭。
治疗肺结核的药物方案是由多种抗结核药物组合应用而成。病人的治疗效果与药物的种类、病变的形态和部位、病人的营养状态等因素有关。如果病人积极配合药物治疗,按照医生的要求规律、持续地服药,一般在治疗的第三个月之后,病原体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此时病人的传染性大大降低,不会再对他人构成威胁。
想要治愈肺结核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药物治疗,一般需要连续的服药6-8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病人需要维持一段时间的完全治愈状态才能结束治疗。在药物治疗中,医生会根据病情和药物反应的情况定期评估,调整药物方案。通过合理的药物应用,一般在治疗的中后期,病人身体的自身免疫能力逐渐地恢复,对病原体的控制也逐渐加强。
治疗结束后,病人仍然需要关注肺结核的后续管理。需要避免暴露在环境中的致病菌,注意个人卫生,多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同时,病人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以及检查病变发生复发的早期征兆。对于已经治愈的肺结核患者,他们已经不再具备传染性,但是需要注意个人保护和健康管理,以防病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