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胃肠系统功能并不完善,孕期或出生后人工喂养或部分母乳喂养的孩子因吞奶时咳嗽、呛咳或摄取过多等原因会出现吐奶的情况。
此外,宝宝在吸吮过程中容易将空气混入到胃里,造成胀气和呕吐等症状。
还有一些孩子存在胃食管反流病,也会导致吐奶的现象。所以,婴儿吐奶并不是一种病症,只要注意喂养方法,便可避免。
婴儿在出生后前6个月内,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要食物。在此期间,不需要给婴儿单独喝水。因为母乳或配方奶本身含有足够的水分,如果给婴儿过早喝水,不仅会降低摄入足够营养的量,还可能导致腹泻和其他健康问题。
当婴儿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时,需要给婴儿增加饮水量。可以在辅食之间或餐后适当给婴儿喝水。但是也不要过量,2-3口或15-30毫升即可。
1、水的选择:喂水一定要选择开水或烧开的水,这样能够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同时,不要使用含碳酸气的矿泉水、井水等,以免刺激宝宝的肠胃。
2、喂水的时间:不要在晚上喂宝宝水,以免影响夜间睡眠。晚上睡前两个小时不要喂宝宝饮水,这样也能防止夜间尿床。
3、水的温度:喂水的温度不能过热或过冷,最好在40-50度之间,与室温相当。可以用手试试水温,也可以使用温度计来确保温度适宜。
1、保持宝宝姿势正确:喂奶时确保孩子头部比胃部高,让孩子吸吮时不容易同时吞下空气。
2、控制喂奶速度:喂奶时不能太急,要让孩子慢慢吃,以免一口气吃太多而导致吐奶。
3、让宝宝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