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之一,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接种乙肝疫苗,最好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如果未能及时接种,也要尽快接种第一针。
除了新生儿外,乙肝疫苗也适用于未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的成年人,尤其是存在感染风险的人群,如医务工作者、药品生产从业人员、患有性传播疾病的人、药物成瘾者以及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人等。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乙肝疫苗免疫程序为3针全程免疫,也有4针、5针等方案。在接种乙肝疫苗时,应根据接种方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程接种。在环境和个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接受完整的免疫程序。
尤其需注意的是,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一次性接种完全程疫苗(3针或以上),身体排斥反应可能比较大,建议分开接种,这样可以减轻不必要的反应。
乙肝疫苗打几针隔多久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之一。接种完第一针乙肝疫苗后,需要在接种第二针疫苗时隔1个月左右,最长不能超过6个月。在接种完第二针疫苗后,需要在接种第三针疫苗时隔6个月左右,最长不能超过12个月。
需要提醒的是,若在接种过程中错过了预定的接种时间,应尽快补打,不应等待接种时间远超预定时间后才进行补打。请严格按照免疫方案接种,确保接种效果,避免感染乙型肝炎。
接种乙肝疫苗后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局部发红、肿胀、疼痛、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这些反应大部分是短暂的,不必过于担心,但若症状严重或无法耐受,应及时就医处理。
在接种乙肝疫苗后,有些人会出现免疫失调反应,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多发性肌炎、关节炎等严重疾病。出现这些反应的几率很小,但一旦发生,后果不可估量。在接种前,要向医务人员说明个人疫苗接种前史,以便避免在不应接种的情况下进行疫苗接种。
最后提醒大家,即使接种乙肝疫苗,也应注意保障个人卫生并避免多性伴侣行为,避免乙型肝炎的传播。若有不适症状或高危因素,请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日发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