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后,通常在7-14天左右,母亲的乳汁会逐渐减少,乳腺也会逐渐萎缩。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超过两周还能够挤出少量乳汁,就可以判断为乳汁积存或是其他问题。而如果断奶后1-2个月,还能挤出乳汁,则可能会出现“乳汁分泌过剩”情况,需要特别处理。
挤不出奶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乳汁积存、感染、药物副作用、压力等等。如果是乳汁积存,可以通过按摩、热敷等方法来处理。而如果是感染引起的乳腺炎,就需要及时到医院治疗。此外,某些药物副作用,比如避孕药等,也有可能影响乳汁分泌,需要注意。
针对不同的原因,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果是乳汁积存,可以采用按摩、热敷、泡澡等方法,帮助奶汁排出。如果是感染引起的乳腺炎,就需要马上到医院进行治疗,不能耽误。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充分休息等方法,来增加身体的健康水平,提高乳汁分泌能力。
预防是最好的治疗。在喂养期间,可以注意以下几点,来避免挤不出奶的情况出现。首先,要保持好心情,不要过度疲劳,因为压力过大可能会使乳汁分泌减少。其次,要合理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红枣、花生等。最后,合理控制断奶时间,如能调整至宝宝1-2岁左右进行断奶,则可以避免奶汁分泌过剩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