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底下有水,也就是指产后产妇阴道出血的情况。对于新手妈妈来说,底下有水是一个很重要的恢复指标,因为它能够反映出产妇的子宫恢复状况,同时也能够指导新手妈妈进行产褥期的护理工作。
一般情况下,产后底下有水的时间会因人而异,大约在产后1~2天就会出现底下有水的状况,而且会持续几个星期到一个月不等。出现底下有水的多寡和时间长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分娩方式、产妇年龄和身体情况等等。
产道伤口出血引起的产后底下有水是红色,其主要是由于产后子宫因分娩而创面出现出血现象,所以产妇会出现阴道分泌物红色状的现象,通常称为“红水”。在产后7-10天左右,随着伤口的愈合,分泌物的颜色也逐渐变浅,从红色逐渐过渡到淡红色甚至粉色,最后变为白色或黄色,这是由于伤口已经愈合,分泌物残留物的代谢和排出。
哺乳期的母亲,其底下有水的量和时间长短比不哺乳期的产妇要少和短。原因在于哺乳期乳房的刺激和催产素的释放,可以促进子宫的收缩,加快恢复速度,所以产妇产后底下有水的时间会相对缩短。
产妇在产后底下有水的期间需要进行一定的护理。首先要保持外部干燥清洁,防止细菌感染。其次,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自己的卫生习惯,使用干净卫生纸擦拭。
另外,如果出现无法自我控制、流量过大或者有臭味、发热等异常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治疗。对于产后的底下有水,在日常护理时要做好防护和护理工作,才能让自己更好地恢复,度过健康、愉悦的产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