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强烈暴晒后,人体皮肤的细胞往往会出现脱离现象,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皮肤脱皮。因为人体皮肤的代谢速度不同,暴晒后开始脱皮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暴晒后 2 到 7 天是皮肤开始脱离的最常见时间。这段时间会有不同程度的脱皮现象,主要集中在曝晒后的皮肤部位,如面部、手臂和脖子等。
此时,最好不要使用力量过大的器材或物品去剥离脱落的皮肤,以免破坏新生的、未成熟的皮肤细胞,延长脱皮时间,并可能导致感染。
出现皮肤脱皮的原因是暴露在阳光下的皮肤过度干燥,真皮底层组织细胞变性,角质层脱离。同时,皮肤细胞中的色素和防御机制也会遭到破坏。一些化妆品或药物还会导致皮肤过于敏感,让皮肤出现脱皮,因此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护肤品,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学品。此外,皮肤本身就有代谢周期,新的皮肤细胞逐渐成长并代替老的皮肤细胞,老的细胞会逐渐脱落。
为了避免暴晒后的脱皮现象,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避免在阳光最强烈的时候外出,尤其是在中午时分。
2) 使用防晒霜,选择具有 SPF 和 PA 值的防晒产品,尽量避免使用化学防晒霜。
3)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皮肤干燥。
4) 注意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 C 和 E 等有助于皮肤修复的营养物质。
如出现严重脱皮,或者在脱皮的同时伴有水泡、感染、疼痛等症状时,建议就医处理。医生可能会对皮肤进行清洁、覆盖或者给予止痛药等治疗。特别是对于一些敏感皮肤易过敏的人士,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并根据情况及时治疗,以避免发生意外后果。